晏岁无情晚,阴飙昨夜闻。
芳条临槛劲,短日转楼曛。
苔石收苍晕,冰溪叠素纹。
蒿兰虽异种,霜至若为分。
【注释】
晏岁:指晚秋。晏,晚;岁,年。无情:不似春光那样温柔。阴飙:秋风。芳条:指柳条。槛:横木或竖篱。劲:刚直、坚强。短日:指初见阳光的太阳。转楼曛:指夕阳西下时,余晖映照在楼阁上,如同被曛染一般。苍晕:指青苔。冰溪:指清澈的溪水。叠:重叠。素纹:指白色的纹路。蒿兰:两种野草名。霜至:霜降。为分:分辨清楚。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通过写柳、苔、溪水、花草等景物,表现了晚秋时节萧瑟凄清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悲凉之感。
首句点明季节是晚秋。晚秋,是指农历九月。古人把“九月”与“秋月”连称,所以这里说晚秋就是秋月。“无情”两字,一语双关,既是对自然界秋色变化的客观描写,也是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既指秋月的无情,又指人的无情。次句写秋风的来势凶猛,令人猝不及防;“闻”字写出了风的声响。三句写柳枝的劲拔,给人以生命力顽强的感觉。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有人,使人感到有生气。四句是写景,但景中有情,使人感到有情趣。五句写溪水的澄澈,使人感到清凉;“收”字写出了溪水的流动感。六句写花草的颜色,使人感到生机勃勃。七句写草木的颜色,使人感到色彩斑斓;“若”字写出了草木的色彩之异。八句写寒霜的来临,使人感到严冬将临;“至”字写出了霜降的时间之早。九句写草和树叶的颜色,使人感到万物俱已凋零。十句写草木的颜色,使秋天更加凄凉。十一句写草木的颜色,更使人感到万木凋敝。十二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草木人格化,使草木具有生命,并表现出它们的不同特点。
全诗从“岁”到“为分”,由自然到人事,层层深入,由近及远,最后以拟人的方法将草木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情感,从而表达了诗人的悲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