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才十日,应月已三蓂。
池面开新素,山光复旧青。
灰飞空玉琯,醅动涨金瓶。
剩作寻芳具,当筵忌独醒。
正月三日作
迎春才十日,应月已三蓂。
池面开新素,山光复旧青。
灰飞空玉琯,醅动涨金瓶。
剩作寻芳具,当筵忌独醒。
译文
新春才十天,月亮上却已经出现了三片云彩。
水面如镜,映出了初放的白莲;山林间一片碧绿,犹如旧时的景象。
天空中飞舞着飘落的尘埃,仿佛玉管在空荡中颤动;
美酒泛起,酒液如同金瓶般涌动。
我准备这些酒菜,作为赏花之用;
但宴会之上,我不愿独自清醒地欣赏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驾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正月三日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新春时节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迎春才十日,应月已三蓂”描绘了新春时节的自然景色。诗人观察到春天的到来,虽然只是短短的十来天,但天空中已有三片云彩,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第二句“池面开新素,山光复旧青”描述了春天的景色。池塘水面上新荷叶展开,呈现出一池清水般的清新;山间景色依旧翠绿,如同旧日的模样。
第三句“灰飞空玉琯,醅动涨金瓶”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景象。诗人想象空中飞扬的尘埃,宛如玉管在空荡中颤动;美酒泛起,如同金瓶般涌动。
最后两句“剩作寻芳具,当筵忌独醒”表达了诗人的惜春之意。诗人将美酒佳肴准备好,作为欣赏美景之用;但宴会之上,他不愿独自清醒地欣赏美景。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在宴会之上不愿意独自清醒,而是与他人共享这份喜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