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界千声外,炉薰一室中。
妙心那有住,真意本无空。
香饭凝盂白,天花蔽席红。
闲观色身相,方信幻人工。
【注释】
斋中焚香宴坐:斋戒中,在斋室焚香静坐。
耳界千声外,炉薰一室中:耳朵所听到的声音,都在千声之外;而炉中的香烟则缭绕于室内之中。
妙心那有住,真意本无空:美妙的心念是不可以固定的,真实的意义本来就是没有空间的。
香饭凝盂白,天花蔽席红:用白色的饭盘盛着香气四溢的饭菜,红色的天花遮蔽了座席上的彩绘。
闲观色身相,方信幻人工:闲暇时观察自己的形体,才能相信这是虚幻的造物。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斋中焚香宴坐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追求和领悟。
首两句“耳界千声外,炉薰一室中”,通过对比描绘出诗人在斋中焚香宴坐的情景。耳际所闻的声音,都在千声之外,而炉中的香烟却萦绕于室内之中,形成了一种宁静、清远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声音与香烟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心境的清净与超脱。
中间两句“妙心那有住,真意本无空”,则是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入体会。他认为,美好的心灵是不可固定的,真正的意义也并非虚无缥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思想的独特见解,即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解脱,摆脱外在物质的束缚,达到精神的自在。
接下来两句“香饭凝盂白,天花蔽席红”则是对斋中宴坐环境的描绘。用白色的饭盘盛着香气四溢的饭菜,红色的天花遮蔽了座席上的彩绘。这里的“香饭凝盂白”形象地描绘了斋中宴坐的氛围,而“天花蔽席红”则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美丽。
最后两句“闲观色身相,方信幻人工”则是对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他闲暇时观看自己的形体,才相信这是虚幻的造物。这里的“闲观色身相”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而“方信幻人工”则是他对禅宗思想的进一步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斋中焚香宴坐的场景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领悟。他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解脱,摆脱外界物质的束缚,以达到精神的自在。同时,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现诗人的情感世界,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