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蔽孤斋,空轩向夕开。
花低应露下,月暗觉云来。
烛牖轻蛾聚,风枝倦鸟猜。
无言聊隐几,万境一灵台。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暝色蔽孤斋,空轩向夕开。
  • 注释: “暝色”指的是日暮时分的景象,”蔽”是遮盖的意思,”孤斋”指单独的书房或居所,”空轩”即开放的窗户,”向夕开”表示在黄昏时分打开窗户。
  • 译文: 天色已暗,书房被暮色遮住,我打开了窗户,让晚风拂进。
  1. 花低应露下,月暗觉云来。
  • 注释: “花低”形容花朵因夜幕降临而低垂,”应露下”暗示花朵在露水的滋润下更显得娇嫩;“月暗”描绘了月亮隐藏在云后的朦胧景象,“觉云来”表达了作者感受到云彩仿佛从远方飘来的感觉。
  • 译文: 花朵因夜色渐深而低垂,似乎能感受到露水滋润;月亮被乌云遮挡,给人一种云彩近在眼前的错觉。
  1. 烛牖轻蛾聚,风枝倦鸟猜。
  • 注释: “烛牖”指的是点燃的蜡烛照亮了窗户,”蛾”指窗上的飞虫,”倦鸟”指因疲倦而停止飞翔的鸟。
  • 译文: 烛光映照在窗户上,吸引了窗上的飞蛾聚集;微风吹过树枝,使得栖息的鸟儿也感到疲倦开始猜测外面的动静。
  1. 无言聊隐几,万境一灵台。
  • 注释: “言无言”表示虽然有言语但并不说话,”聊”在这里有暂且、稍微的意思,”隐几”指坐在矮桌旁,”万境一灵台”意味着将世间所有的境界都视作一个灵台(即高远、超然的境界)。
  • 译文: 尽管沉默不言,但我偶尔会静坐于小桌旁,将这纷繁复杂的世间万象都视为心灵的一片灵地。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抒发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首句描绘了晚霞满天、天色渐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第二句通过花木的动态描写,进一步营造了这个夜晚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环境。第三、四句则通过烛光、飞蛾、倦鸟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和感受。最后两句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纷扰世界,但仍能保持一份超脱和清明心境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