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何事拙谋身,竹坞溪斋养钝人。
白鹭仪形闲照水,野莺言语乱嘲春。
半生已悔婴朝绂,万境方将付客尘。
自笑经旬无宴具,对花孤坐咽琼津。
溪斋春日
问君何事拙谋身,竹坞溪斋养钝人。
白鹭仪形闲照水,野莺言语乱嘲春。
半生已悔婴朝绂,万境方将付客尘。
自笑经旬无宴具,对花孤坐咽琼津。
注释:溪斋:在山溪旁的书房。
问君何事拙谋身:为何你如此不善经营自己的生计(事业)。
竹坞溪斋:指山中的竹林小屋,是诗人隐居的地方。
养钝:培养迟钝,比喻不追求功名利禄。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这里指白鹭在水中游动的姿态。
仪形:姿态。
闲照水:静静地映照在水面上。
野莺:即黄莺,这里指黄莺在树枝间欢快地啼叫。
半生:指一生的时间。
婴朝绂:指佩戴朝廷官印(绂,古代官员所戴的一种装饰物)。
万境:指世间的一切事物。
方将:正要。
付客尘:把一切事物都交给客人(尘土)来处理。
自笑:自我嘲笑。
经旬:十天后。
无宴具:没有宴席的工具或材料。
咽琼津:像咽下琼浆玉液一样品尝着美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隐居生活和心境的诗。诗的第一句“问君何事拙谋身”,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善经营生计的困惑和无奈。第二句“竹坞溪斋养钝人”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环境和心态。第三、四句“白鹭仪形闲照水,野莺言语乱嘲春”则通过白鹭在水中的悠然自得和黄莺在枝头欢快地啼叫,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然而,诗人并没有被这些美景所吸引,反而感到有些许的失落和遗憾。第六、七句“半生已悔婴朝绂,万境方将付客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追求功名利禄的后悔,以及对于现在将一切都交给客人来处理的无奈。最后两句“自笑经旬无宴具,对花孤坐咽琼津”则是诗人自我嘲笑的表现。他感叹自己已经过了十年,却没有宴席所需的工具,只能独自对着花儿饮酒,品味其中的乐趣。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