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光华第二春,与君同日脱凡鳞。
何知素领分符地,却见青云共榜人。
千重使移行府重,一觞欢伯故俦亲。
言诗击节兼风义,且欲因声附翠珉。

提刑张司封与同年垂访别郡以诗为谢天圣光华第二春,与君同日脱凡鳞。

何知素领分符地,却见青云共榜人。

千重使移行府重,一觞欢伯故俦亲。

言诗击节兼风义,且欲因声附翠珉。

注释:

提刑张司封:指张方平担任的提刑司长官。同年垂访别郡:指张方平在任职期间,与同年进士一起访问其他州郡。以诗为谢:用诗歌向张方平表示感谢。天圣光华:指天圣年间的光华景象。第二春:指第二年的春天。脱凡鳞:摆脱了凡人的身份,比喻升官。何知:哪里知道,哪里想到。素领分符地:指张方平被任命为地方官员。分符:古代朝廷授予地方官印信时,将地名作为标志,称为分符。却见青云共榜人:指张方平与其他官员一起被提拔为高官。青云:指官场上的高位。共榜人:一同上榜的人,指被提拔的官员。千重使移行府重:指张方平被派往各地担任重要职务。行府重:即“行府”,指临时任命或调动的官职。一觞欢伯故俦亲:指与张方平共同饮酒的朋友。欢伯:古代传说中的乐神名,这里借指酒友。故俦亲:老朋友,指张方平的旧交朋友。言诗击节兼风义:指张方平写诗赞美自己,同时也赞扬正义和节义。风义:正义和道德。且欲因声附翠珉:指张方平希望借助自己的声望,为社会做出贡献。翠珉:珍贵的石头,这里比喻高尚的品质。赏析:这首诗是张方平在担任提刑司长官期间,写给同年进士、并被调往各地任职的好友们的一封感谢信。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官场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全诗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既表现了作者对仕途坎坷的无奈,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正义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