鶗鴂三惊楚泽秋,回肠更用斛添愁。
燕台市骏千金骨,汉客逃名九罭鳅。
木断华樽俱失性,瓢空陋巷独堪忧。
夏畦墦食非吾事,终访班生问一丘。
【注释】:
鶗鴂(jué):即子规,鸟名。又名杜鹃,其鸣声凄怆,古人以为其声是怨啼。三惊:三次惊动。“三”为虚数,犹言多次。楚泽:指楚国的湖泊。回肠:形容悲痛的心情。斛(hú):古代量器名,一斛为十斗。更用斛添愁:以斛量酒来比喻增添忧愁。燕台市骏:在燕地买马。燕地:地名,今河北、辽宁一带。千金骨:指骏马。汉客:汉朝的游客。九罭鳅(qiú jīn):指网捕的鱼。罭(jūn):渔具,大绳。逃名:逃避功名。九罭:网眼极细的渔网。木断华樽俱失性:木断,谓折断。华樽,盛酒的玉制器皿。木断而樽也失去了应有的气质。瓢空陋巷独堪忧:瓢,葫芦或匏瓜之类,可以装酒浆的器具。空,指空虚。瓢空而陋巷中却只能独自忍受忧虑。夏畦墦食非吾事:夏畦,夏天种蔬菜的园地。墦食,祭祖用的土块。非吾事:不是我的事。终访班生问一丘: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学者,曾任修史官等职。《汉书.叙传》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了班固的生平和思想:“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少好学,师事大家张衡。……班固作《汉书》,虽采传记,亦自为之注,又续作十表。”一丘:指隐居生活。
【赏析】:
本诗是诗人寄给友人许孟干的一首赠别诗。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楚泽秋日里闻鹃声而悲,悲中还加悲,用“更用斛添愁”来形容这种悲的程度。后六句则写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希望他能像汉代游历四方的客人一样,能够摆脱名利的束缚,去追求真正的人生价值。
首联“鶗鴂三惊楚泽秋,回肠更用斛添愁”:诗人听到子规鸟的叫声,联想到秋天来临,不禁感到悲伤。因为子规又叫杜鹃,它的叫声是“不如归去”,所以常常被人们用来表示思念家乡、盼望亲人早日归来的哀思。这里的“三惊”“更用斛添愁”,既指听到子规鸟的叫声,也暗示着诗人自己的处境。诗人在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内心的忧愁放大到极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悲凉之情。
颔联“燕台市骏千金骨,汉客逃名九罭鳅”:诗人在燕地买了一匹骏马,准备送给朋友。然而,他想到这匹马的价值如此之高,自己的地位却如此卑微,不禁感到自卑和失落。这里用“燕台”和“汉客”来分别代表诗人和友人,通过对比他们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颈联“木断华樽俱失性,瓢空陋巷独堪忧”:诗人看到自己的葫芦瓢已经空空如也,不禁感到忧虑和不安。这里用“木断”和“瓢空”来形容诗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着他的内心世界已经变得支离破碎。这里的“独堪忧”,既表现了诗人孤独无助的情感,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尾联“夏畦墦食非吾事,终访班生问一丘”: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自己并不关心世俗的事情,只想过平淡的生活。他希望能像班固一样,能够过一种隐居的生活,远离尘世的纷扰。这里的“终访班生”和“问一丘”,既体现了诗人对班固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己人生态度的选择和坚持。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人生态度。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自身的反思,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功利、追求真我的人生理念。这种理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