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迎春兔目开,亭亭圆影覆莓苔。
孤根信得全身地,可待山中养不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理解诗词内容,做题时才能准确作答。答题思路如下: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把握诗句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赏析即可。
“万物迎春”意思是春天到来的时候,万物都迎接春天的到来,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万物迎春的景象(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亭亭圆影覆莓苔”意思是圆圆的树影倒映在覆盖着莓苔的地面上,写出了春天树木生长茂盛的样子。“孤根信得全身地”意思是这棵槐树只有一棵,相信它能够独自扎根生长。“可待山中养不材”意思是这棵槐树虽然无用,但也可以在这里生长,等待它自己成长。
【答案】
译文:春天到来的时候,万物都迎来春天的到来,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万物迎春的景象。圆圆的树影倒映在覆盖着莓苔的地面上,写出了春天树木生长茂盛的样子。这棵槐树只有一棵,相信它能够独自扎根生长。这棵槐树虽然无用,但也可以在这里生长,等待它自己成长。
赏析:①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色,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②首二句写景,“万物迎春”四字点明时间、地点和节候;“亭亭圆影覆莓苔”描写了树木生长茂密之状。三、四句写槐树孤独而高耸入云,诗人认为它是“独根”,所以能“身独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喜爱之情;“可待山中养不材”是说这棵树虽然无用,但也可以在这里生长,等待他自长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