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木萎邦哲,乘舆哭第家。
敛恩周衮里,追品汉貂华。
素礼初无悔,浮生遂有涯。
斯文从此丧,谁与辨咬哇。

【注释】

梁木:梁,指代宋。宋宣献,名郊(1014—1083),宋英宗时拜枢密使兼中书令,后任司空、太师。

乘舆:皇帝所乘坐的车。哭第家:指宋郊居丧在家。

敛恩:收敛恩泽。周衮里:指朝廷大臣。追品:追赠官职或封号。汉貂华:指汉代的侍中貂蝉冠。

素礼:守丧时所穿的白色丧服。浮生:短暂而无常的生命。涯:边缘。

斯文:儒家学说和文学艺术,这里指宋代文化传统。

咬哇:指元朝统治者。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宋宣献的挽词。宋宣献名郊,字景文,河南府洛阳县人。他以直言敢谏著称于北宋,曾先后任御史中丞、知制诰、集贤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七月,神宗驾崩,哲宗即位,年号为熙宁,次年改元元丰,即谓元丰初年,宋宣献因反对新法被贬为潮州团练副使。元祐元年(1086年)十二月,哲宗驾崩,徽宗即位,是为钦宗,改元靖康,即谓靖康初年,宋宣献又因反对议和被贬为昭信军节度副使。至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宋徽宗及钦宗二帝被俘,北宋灭亡。宋宣献在靖康二年二月十二日死于贬所,享年六十二岁。

这首诗是诗人在宋宣献死后写的挽词。全诗分四联,首联写宋宣献给政时的政绩和当时人们对他的赞誉;颔联写他被贬时朝廷大臣为他举行的追悼活动,并称道他的人品;颈联写他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无常的认识;尾联写诗人自己对亡友的哀悼之情和对国运的担忧。

首联“梁木萎邦哲,乘舆哭第家”,意思是说,宋宣献像梁木一样枯萎了,他在朝廷中也如同哀痛的哭声一般,因为他是被贬的官员。梁木,比喻宋宣献的才能已尽;乘舆,指宋宣献的宅第;第家,指宋宣献的住所;痛哭,形容哀恸之状。

颔联“敛恩周衮里,追品汉貂蝉”。意思是说,朝廷大臣们为了怀念宋宣献,收敛自己的恩惠,给他在京城中追赠官职。周衮里,指京都;汉貂蝉,指汉代的侍中貂蝉冠。

颈联“素礼初无悔,浮生遂有涯”的意思是说,守丧期间,宋宣献穿着素色丧服,没有后悔之意,他认识到生命是有限的。这两句表明宋宣献对人生无常的认识。

尾联“斯文从此丧,谁与辨咬哇”。意思是说,从此以后,宋朝的文化传统也就没有了,谁又能去辨别元朝统治者的言论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哀悼之情和对国运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