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传播到黄支,直节宁忧赵氏危。
虎尾蹈时都不畏,象台到日大为奇。
是行廊庙人皆怍,所过山川鬼亦知。
官职本为锡底鸩,伤今正论有谁持。
诗句如下:
清名传播到黄支,直节宁忧赵氏危。虎尾蹈时都不畏,象台到日大为奇。
译文:
我的清白声誉已传遍黄支,正直的品质使我无所畏惧,面对权势的威胁也毫不惧怕。在行走的路途上,人们对我刮目相看,所过之处山川鬼神也知晓我此行。官职原本是一把致命的毒药,但如今正义的言论却无人支持。
注释:
- 清名传播 - “清名”指的是高尚的名声,“传播”则意味着广泛传播,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声名远扬。
- 直节宁忧 - “直节”指的是坚持自己的节操,“宁忧”表示不怕忧虑和恐惧。
- 赵氏危 - “赵氏”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赵国的某位君主或者以赵国命名的地方,“危”表达了一种危机或困境。
- 虎尾蹈时 - 字面意思是如同老虎的尾巴踩在时间的尾巴上,比喻时间紧迫,需要抓住时机。
- 象台到日 - “象台”可能是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到日”意味着观测日食等天文现象,这里可能暗指某种重要的事情即将到来。
- 廊庙人皆 - “廊庙”指的是朝廷或官府,“人皆”表示所有人都感到惊讶或担忧。
- 正论有谁持 - “正论”指的是公正合理的议论,“有谁持”表示现在还有谁能持有这样的观点或言论。
- 锡底鸩 - “锡”是一种金属,“底”可能是指底部,“鸩”是一种有毒的鸟,这里可能指某种有毒之物,暗指官职本身带有杀伤力或危险。
- 伤今 - 这里的“伤”是动词,意为伤害、影响。
- 伤今正论 - “伤今”可能指的是对当前情况或现实的不满和批评,而“正论”则表示正确的理论或观点。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政治动荡时期的一种心态和行为。首联通过描绘诗人名声的传播,展示了诗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颔联转折,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的坚强和无畏,展现了其坚定不移的节操和勇气。颈联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形象,诗人不仅在个人品质上表现出高尚,而且在公众场合中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尾联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现实状况,即尽管诗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节操,但仍然无法改变一些人对现状的不满和批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在复杂环境中的坚定立场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