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如一欠伸,今朝又得快登临。
半城杨柳春风满,四野桑麻雨露深。
槛外翠峰重入眼,樽前白发遂惊心。
感今怀昔凭栏处,不觉崦嵫日已沈。
横碧堂
横碧堂(即横塘)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故居,位于今浙江省淳安县姜家镇。这首诗大约写于作者任国子博士期间,时值淳熙十一年(1186),作者52岁。杨万里一生喜爱游山玩水,尤以诗名世。他曾多次登临横碧堂附近的屏霞岭和南岩山,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本诗即为其一。
译文:
十一年如一欠伸,今朝又得快登临。
半城杨柳春风满,四野桑麻雨露深。
槛外翠峰重入眼,樽前白发遂惊心。
感今怀昔凭栏处,不觉崦嵫日已沈。
注释:
横碧堂:《新唐书·地理志》载:“江南道,婺州,永明县,汉丹阳郡,梁曰宣城郡,隋改宣城为宛陵。”此为江南道永明县,即横碧堂所在地。
横碧堂是杨万里晚年退官后居住的地方,也是他游赏、创作的重要场所。此诗即作于此地。
十一年: 这里指作者在国子博士任上的时间,共十一年之久。
欠伸: 身体不适。
半城杨柳: 指春天来临时,城内城外柳树的枝叶随风摇曳。
春风满: 春风拂煦,满城皆是。
桑麻: 古代一种农作物,这里泛指农田里庄稼茂盛的景象。
雨露深: 雨水丰沛,滋润着大地,使得农田里的作物长得更加茁壮。
翠峰: 青山翠绿的颜色,这里形容山峰青翠欲滴。
白发: 指年老的头发,这里借指岁月流逝。
樽前: 指宴席上,酒桌上。
崦嵫:yānzī,指太阳落山。崦嵫是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夕阳。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兼抒怀之作,是作者晚年退居家乡时的即兴之作。全诗语言平易而自然流畅,风格清新而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杨万里诗风的特点。
首联“十一年如一欠伸,今朝又得快登临”,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十一年如一欠伸,意味着时间过得如此之快,让人感到有些许遗憾。今朝又得快登临,则表示今天终于可以再次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了。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颔联“半城杨柳春风满,四野桑麻雨露深”,描绘了春天的田园风光。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杨柳和桑麻等景物,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其中,杨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桑麻则代表着农业丰收的景象。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颈联“槛外翠峰重入眼,樽前白发遂惊心”,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两句诗通过描写翠峰和白发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以及对时光飞逝的感慨。翠峰重入眼则意味着诗人仿佛看到了那永恒的美景;樽前白发遂惊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纪渐长,却仍能保持一颗童心的喜悦与自豪。
尾联“感今怀昔凭栏处,不觉崦嵫日已沈”,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这两句诗通过对“感今怀昔”和“不觉崦嵫日已沈”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面,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杨万里诗风的特点之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