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方强半,天胡不憗遗。
致身虽宰辅,遭世已艰危。
计策安宗社,勋庸载鼎彝。
国雠犹未灭,岂料哲人萎。
【注释】
(1)七十方强半,天胡不憗遗:七十岁正当壮年之时,天意为什么要夺去我的生命呢!憗(yì义),同“易”,改变。
(2)致身虽宰辅,遭世已艰危:虽然能为朝廷出力,但国家正面临艰难险阻的时世。
(3)计策安宗社,勋庸载鼎彝:用计策安定国家,建立的功勋载入帝王的宝鉴。鼎彝,帝王的礼器。
(4)国雠犹未灭,岂料哲人萎:国家的仇敌还没有消灭,想不到贤德的人已经衰老了。雠(chóu仇),仇敌。
【赏析】
这是一首吊挽诗,写在范仲淹被贬期间,诗人对其表示悼念,并抒发了对范仲淹一生事业的肯定和对他老迈多病的惋惜之情。
首联直叙其事,言自己才七旬,却遭到这样的命运。“七十”即指作者自述的年龄,“天胡不憗遗”是说自己才到七十岁,就遭受到这样的不幸。
颔联以议论入诗,表明自己虽然能辅佐朝廷,但国家正面临艰难险阻。“虽”、“已”两字,一语双关,既表明作者仍想为朝廷分忧解难,又暗示自己的无奈心情。
颈联承上启下,由个人命运转入对国家大义的思考。“计策安宗社,勋庸载鼎彝”,是说作者为国家筹划良策,建立了不朽功勋,这些功绩将永远载入帝王之典册。“国仇犹未灭”,是说国家的仇敌还未消灭,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憎恨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
尾联以感慨作结,表达对范仲淹一生事业的赞赏以及对他老迈多病的惋惜之情。“岂料哲人尠”,是说没有想到贤德的人已经衰老了。“尠”,通“哀”。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沉郁含蓄,体现了范仲淹作为一代政治家、军事家的政治抱负与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