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守东阳郡,于今已十年。
人犹诵遗爱,政不愧前贤。
清议当时重,休声后代传。
我来叨郡佐,怅望隔重泉。
【注释】
东阳:郡名。今浙江金华县。公守:为官。东阳郡太守。于今:如今。十年:十年后。人犹诵遗爱:人们仍然怀念他遗留下来的美德。政不愧前贤:他的政绩没有辜负前代的贤人。清议:清正廉明的议论。时重:当时受到重视。休声:美好的声誉。后代传:被后人传颂。叨:受。郡佐:地方长官的助手或助理。怅望:思念。隔重泉:隔着重重的云水。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故人的诗。全诗分两层,一层写吴尚书生前政绩卓著,人民至今怀念;二层写作者对吴尚书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公守东阳郡,于今已十年”,点出吴尚书曾担任过东阳郡的长官。这年月,吴尚书离任已经十年了,诗人不禁想起他过去治理东阳的情景来。
第二句“人犹诵遗爱,政不愧前贤”,是对吴尚书品德和政绩的概括性评价。“遗爱”指遗留在百姓中的美德,“政不愧前贤”是说他的政绩并不比那些历史上有名的贤人差多少。
第三、四、五、六句“清议当时重,休声后代传”,“我来叨郡佐,怅望隔重泉”,则是对吴尚书人品和政绩的具体描绘以及诗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清议”即公正的评论,“时重”指当时受到人们的称赞和敬重,“休声”即好的名声或声誉,“后传”指后世流传下来。这几句诗的意思是:吴尚书当东阳郡长官的时期,清议很盛,好名声一直传了下来。我这次来东阳郡做郡佐,心中十分想念吴尚书,只能遥望着遥远的天空,想到吴尚书已经去世,相隔着重重的云水,无法相见,心中感到惆怅。
这首诗是诗人回忆自己任职东阳期间所接触的一些事。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歌颂了吴尚书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吴尚书的无限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