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曾无欲雪天,正忧饥馑在新年。
忽闻夜滴檐前雨,便觉春归郭外田。
千里已知俱乐只,一尊亦拟共陶然。
其如使者拘台制,不肯花间听管弦。
【注释】冬暖:指冬天不冷。曾:曾经。忧:担心。饥馑:饥荒。春归:春天到来。乐只:欢乐。陶然:形容愉快的样子。其如:奈何,怎么办。台制:官府的制度。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农村生活、歌颂农民劳动成果的诗。首句写冬日里无雪天,说明气候温暖,农事活动正常,对丰收满怀信心。“忽闻夜滴檐前雨”,这一句描写了诗人听到夜来屋檐上滴下的雨声,心中顿生欢喜之意,觉得雨水滋润了土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第二句“便觉春归郭外田”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第三句“千里已知俱乐只”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欢欣鼓舞的心情,他们相信丰收的果实会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年份。最后两句“一尊亦拟共陶然”,诗人打算与农民们一起饮酒庆祝,表达出诗人对农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然而,诗人也明白自己的地位决定了不能随意享受这些成果,因此发出了无奈的叹息:“其如使者拘台制”。整首诗通过对农民丰收的喜悦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