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赋梅花逼古人,人疑和靖是前身。
只思长向花前醉,不厌闲来树下频。
俗眼但知夸洁白,老怀端是爱清真。
大家管领须宜早,莫待飘零作地茵。
【注释】
1.金克家:宋代诗人,字元礼,号仲仁,信州弋阳(今江西上饶)人。
2.和靖: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谥号,他以“清真”二字自许,故称“爱清真”。
3.花前醉:指在花下畅饮作诗。
4.树频:树下频频。
5.地茵:地上的草垫儿。
【赏析】
此诗题中说:“用金克家韵”,可见作者有意模仿金氏之作。金氏诗多咏物抒怀,语言平易自然,音调和谐流畅,是宋初词坛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
首联两句,诗人自言其诗才之高,直逼古人。但一般人却认为他只是和靖的“影”,即只是他的“影子”而已,这未免有些委屈了他。颈联两句,诗人进一步表白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他之所以偏爱梅花,一是它洁白无瑕;二是梅花的清香,是他最喜爱的。
五、六句写赏梅之人。他喜欢梅花是因为喜爱梅花,所以只要有机会就到园中赏梅,而并不厌其烦地在树下徘徊。这里,诗人把赏梅者与梅花的关系写得十分真切,也使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梅花之美。
末联写诗人的希望。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及早地赏识梅花,而不要等到梅花飘零落地时再欣赏它的美丽。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这首诗的构思独特,立意新颖。诗人以梅花喻己,说自己是“和靖”的化身,表达了自己热爱梅花之情。同时,他又借梅花自比,说自己虽然才不如人,但却能写出像梅花那样清真的好诗来。这样,诗人既表现了自己的才华,又抒发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