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言路记同游,回首那知岁月流。
已叹数公随物化,却欣二老与余留。
去天不谓逾三岁,补外那知尚一州。
想得赐环俱在即,不应似我老林丘。

诗句释义:

  1. “昔年言路记同游”: 这句话指的是过去和刘汝一等人一同参与政治活动,共同讨论国事的时期。”言路”通常指朝廷中的谏议大夫或者给事中等职位,他们可以上奏意见给皇帝。”记同游”则表示在那段时期内与刘汝一有很深的友谊和合作。

  2. “回首那知岁月流”: 这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回首”意味着回顾过去,而”那知”则是感叹自己没有意识到时间的快速流逝。

  3. “已叹数公随物化”: 这里的”数公”指的是多位曾经的官员,”随物化”是指这些人最终都随着自然法则(死亡)而消失。表达了对这些曾经的同事或朋友去世的哀伤和不舍。

  4. “却欣二老与余留”: 尽管有许多人已经去世,但作者感到安慰的是还有两位老人还健在,并留下了。”却欣”在这里表达出一种意外的欣慰和珍惜。

  5. “去天不谓逾三岁”: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离开朝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的感受。”去天”指的是离开朝廷到其他地方任职。”不谓”表示没有预见到会离开那么长时间。

  6. “补外那知尚一州”: 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被派往边远地区担任官职的现实情况感到惊讶。”补外”通常是指在京城之外的地区担任临时职务或派遣到边疆地区。”尚一州”可能意味着只是被派到一个较小的行政单位,而非广阔的地域。

  7. “想得赐环俱在即”: “赐环”是一种古代帝王给予官员的荣誉,象征对他们贡献的认可和奖励。这里的”想得”表示期待着能够得到这样的荣誉。”俱在即”则意味着这种荣誉即将到来。

  8. “不应似我老林丘”: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老年生活状态的感慨。”老林丘”通常用来比喻孤独和隐居的生活,这里用来形容自己晚年的状态。诗人可能觉得自己不应该像那些已经去世的人那样过上孤独的隐居生活。

译文与赏析:

昔年我们共游于朝堂之上,如今回首往事才知岁月如梭。
感叹那些曾经的大臣们已随自然而去,然而两位老友仍在陪伴着我。
离开朝廷已有三年,现在却被派往偏远的一地。
想象着不久后能得到皇上赐予的荣誉,我却不应像自己这样隐居山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逝去友人的追忆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之作。通过回忆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诗人展示了他对友情、时间和命运的思考。他表达了对逝去同事和朋友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当前境遇的无奈。最后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不愿隐退的态度和对功名的追求。整体上,此诗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