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迹山间岁月深,四围绿树总成阴。
已欣丛竹生湖岸,更爱双莲出水心。
倚杖顿惊明老眼,舣舟还喜豁烦襟。
病馀虽是无佳思,乘兴何妨试一吟。

【注】:

  1. 屏迹山间岁月深,四围绿树总成阴:屏迹,退隐。
  2. 已欣丛竹生湖岸,更爱双莲出水心:丛竹,竹林。湖边生长的竹子。
  3. 倚杖顿惊明老眼,舣舟还喜豁烦襟:倚杖,拄着拐杖。舣舟,停船。
  4. 病馀虽是无佳思,乘兴何妨试一吟:诗兴未尽,不妨作一首。
    【赏析】
    《病起泛舟呈诸公》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作者在病愈之后泛舟游湖的情景和感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富有生活情趣。
    首联“屏迹山间岁月深,四围绿树总成阴”中,“屏迹山间”指的是退居山林,远离尘世纷扰;“岁月深”,意味着时间流逝,岁月蹉跎;“四围绿树总成阴”则形容四周的树木郁郁葱葱,为作者提供了一片宁静的环境。这里的“屏迹山间”和“四围绿树”都是用来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颔联“已欣丛竹生湖岸,更爱双莲出水心”中,“丛竹”指的是茂密的竹林;“双莲出水心”则是用来形容荷叶和莲花的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见,如同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玩一般。这句诗通过描绘竹林和莲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
    颈联“倚杖顿惊明老眼,舣舟还喜豁烦襟”中,“明老眼”指的是明亮的眼睛,这里用来比喻作者敏锐而清澈的思维和感知力;“舣舟还喜豁烦襟”则表示作者听到船只靠岸时的欢声笑语,心情豁然开朗。这里的“倚杖”和“舣舟”都暗示了作者曾经因病而无法自由地出行,但现在能够再次畅游山水之间,内心充满了愉悦和满足。
    尾联“病馀虽是无佳思,乘兴何妨试一吟”中,“病馀”指的是作者身体尚未完全康复的状态;“乘兴”则是趁兴致勃勃的时候;“试一吟”则是鼓励自己尝试创作一首诗词。这句诗既表达了作者虽然身体尚弱但仍有创作欲望的心态,又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山水风光的描绘和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愉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