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危亭喜作晴,亦思郊外一闲行。
无端骑从相遮护,不放山翁适野情。
【注释】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诗人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春,由杭州通判改官知处州(今浙江丽水市)。此诗是他在处州期间所写,共有三十首,故题“又登”。碧云亭,在处州南门外的城山上,有亭曰“碧云”,为处州八景之一,亭中有《碧云亭记》,亭前有石刻碑文,记载了亭的来历和作者对亭的感受。
骑从:指随从的人马。遮护:阻拦。
山翁:作者自喻,指自己。适野情:意为去郊外散心。适,往;野,郊外、原野。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处州任上登临碧云亭时所作。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登上城上的亭子,看到远处天空中云彩像碧玉一般,心情舒畅,于是写下这组诗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第一句写诗人夜晚登高远望,喜见晴空万里,心情舒畅。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想到自己应该到城外去走走,散散心,放松一下心情。
第三句却出现了转折:“无端”二字说明诗人并没有得到允许,他的随从们还不断地拦挡着他。
尾句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既想出去散散心,但又不能出去。
全诗以议论为主,抒情寓于议论之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矛盾复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