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苦无赖,开轩怀抱空。
徘徊帘上月,淅沥竹间风。
清影迷篝火,哀音咽砌虫。
怪来寒次骨,霜气已冥蒙。
【注释】
- 倦夜:指诗人夜晚的寂寞与疲惫。
- 独坐苦无赖:孤独地坐着,感到无聊而无所适从。
- 开轩怀抱空:推开窗户,抱着自己,但感觉空空如也。
- 徘徊帘上月:在月光下徘徊,形容诗人在月光下的孤寂。
- 淅沥竹间风:风吹过竹林发出淅沥的声音。
- 清影迷篝火:月光映照在篝火上,形成了美丽的光影。
- 哀音咽砌虫:蟋蟀在墙角的砖块上呜叫,声音低沉而悲伤。
- 怪来寒次骨:觉得寒冷侵袭了骨髓。
- 霜气已冥蒙:天色已经变得暗淡,预示着冬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夜晚独自坐在窗前,感到无比的空虚和寂寞。他推开窗户,试图拥抱自己的孤独,但却发现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他在月光下徘徊,听着风吹过竹林的声音,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凄凉。
最后两句“清影迷篝火,哀音咽砌虫”更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月光映照在篝火上,形成了美丽的光影,而蟋蟀在墙角的砖块上呜叫,声音低沉而悲伤。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叹,让人读后深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