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缘东即西,妄境白成黑。
那于土偶间,平地见佛国。
云山乐未央,岁月嗟何及。
恩雠一快意,声利多惭德。
名成复逃名,翻恐钟鼎勒。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译文:
- 我与叶左丞的相遇就像幻缘一样,东边的山变成了西边的山,白昼变成了黑夜。
- 在土偶之间,我仿佛看到了佛国般的境界。
- 我在云山中畅游,快乐无比,但岁月却让我感叹时间过得太快,无法追赶。
- 恩仇一了百了,我的心情变得十分舒畅,但追求声名利禄却让我感到惭愧。
- 我名利双收却又逃避名利,恐怕最终会被钟鼎铭文所束缚。
注释:
“我与叶左丞的相遇就像幻缘一样”:这里的“叶左丞”指的是叶绍翁(字子美),他是宋代的文人,曾任左丞相。苏轼在这里用“幻缘东即西,妄境白成黑”来形容与叶绍翁相见如梦似幻的感觉,暗示他们之间的相遇像是一场虚幻的梦境,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
“土偶间,平地见佛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平凡的土偶之间,却能够感受到佛国的意境。这里的“土偶”(土偶指泥塑的佛像)象征着平凡或微小的事物,而“佛国”则代表着超越尘世的理想境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在看似普通的瞬间也能够体验到非凡的境界或情感。
“云山乐未央,岁月嗟何及”: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在云山之中尽情享乐、感受快乐,但时光易逝,让人不禁发出岁月流逝的慨叹。这里的“云山”象征着自然之美,而“乐未央”则表示欢乐无穷尽。
“恩仇一快意,声利多惭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恩仇恩怨的超脱态度以及对声名利禄的愧疚感。诗人在这里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淡泊,以及对于功利的追求感到惭愧的心态。
“名成复逃名,翻恐钟鼎勒”: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态度,他在名利双全之后反而选择逃避功名,担心自己最终会被刻有姓名的铜鼎所束缚。这里的“名成”指的是名誉和地位的获得,而“钟鼎勒”则是古代用来记录功勋的物品。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于名利追求的反思和担忧。
赏析:
这首诗以“次韵叶左丞见寄”为题,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对生活、名利的看法。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