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作京华客,离家此月前。
问程恰中道,数日近残年。
山雨易成雪,村云疑是烟。
仆行愁不进,添乞酒浆钱。
【注释】
缙云道中:指作者在缙云县(今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山间小道上行走。
京华客:京都长安城中的客人。
离家此月前:离家已经一个月了。
问程恰中道:行程正合适,走的是一条中道。
数日近残年:几天后就是一年的结束。
山雨易成雪:山上的细雨很容易变成雪花。
村云疑是烟:村庄上空的云雾,使人以为是烟雾。
仆行愁不进:我赶路感到愁闷而没有进展。
添乞酒浆钱:请求借些酒食和钱财。
【赏析】
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759)。杜甫由梓州(今四川三台)入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经剑阁、嘉陵江到白水县,又从白水经南郑(今陕西汉中)、褒斜,回至长安。这是诗人去往京城长安途中经过缙云县时写的一首纪事诗。
首句“去作京华客”,点明此行的目的,即去往京城长安。次句“离家此月前”,则表明离开家乡已有一个月了。“离家”与“去作”照应,“此月前”与“此月”照应。两句连用两个时间名词,既写出了旅途的遥远,也表现出诗人离家已久,急于归家的迫切心情。“问程恰中道,数日近残年。”写行程正合宜,几天后就要过年了。“残年”指农历年底,说明离家已经一个月了,离回家的日子不远了。这两句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及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第三句“山雨易成雪,村烟疑是烟。”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山雨”句是说山间的细雨容易形成积雪;“村烟”句是说山村上的雾气好像烟雾一样。这两句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旅途之中的感受,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家乡景物的深刻怀念。最后两句“仆行愁不进,添乞酒浆钱。”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也是全诗的总结。“愁不进”写自己赶路感到愁闷,没有进展;“添乞酒浆钱”则表明要向别人借些酒食和钱财。这两句进一步表现了他旅途中的艰难和思乡之苦。
可以看出诗人在旅途之中十分辛劳,但同时他又对故乡充满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因此,他一方面努力赶路,另一方面又向别人借酒食和钱财,以减轻旅途中的艰辛。这种矛盾的心情,正是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艰难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