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色留清睡,薰风昼一帘。
懒因人事少,病觉老颜添。
开槛临昏镜,齐书补坠签。
晚蝉声欲断,新月到虚檐。

《竹色》

注释:

竹色留清睡,薰风昼一帘。

懒因人事少,病觉老颜添。

开槛临昏镜,齐书补坠签。

晚蝉声欲断,新月到虚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全诗以“竹”为主题,通过对竹子、风、人、虫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同时,诗歌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竹色留清睡,薰风昼一帘。”描绘了竹色带来的清新感觉和阳光下的美景。竹子的颜色清新,给人带来了舒适的感觉,而阳光透过帘子洒在竹上,使得整个房间充满了温暖和明亮。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

颔联“懒因人事少,病觉老颜添。”表达了诗人因为少有琐事而感到轻松,但同时也因为年纪的增长而感到身体疲惫。这里用“懒”来描述自己的精神状态,用“病觉老颜添”来描绘自己的身体状况。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颈联“开槛临昏镜,齐书补坠签。”描述了诗人打开窗户,面对镜子整理仪容的情景。这里的“昏镜”指的是黄昏时分的镜子,而“齐书补坠签”则暗示着诗人在收拾书籍时发现有些书页丢失了。这个细节描绘了一个忙碌而有序的生活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珍惜。

尾联“晚蝉声欲断,新月到虚檐。”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晚蝉的叫声似乎要断了,而新月已经升起,挂在空荡荡的屋檐上。这里通过声音的变化来描绘时间的流逝,同时也通过天空的变化来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