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独传。
中绝仅如线,鸾胶真续弦。
自有科举累,吾道几弃捐。
相挻入茫昧,一律争谈玄。
谁洗新学肠,少愈自圣颠。
斯文日琢丧,未丧关诸天。
上帝实惠顾,为时生此贤。
高文破崖岸,天地发大全。
论事似陆贽,实录如史迁。
绪馀寄吟咏,直追风雅篇。
根本于丘轲,道德其渊源。
如奏清庙瑟,三叹遗音存。
如闻阳春曲,和者奚寡焉。
公昔在西掖,丝纶代王言。
胥吏俱腕脱,思涌惊飞泉。
玉堂久挥翰,夜席屡为前。
禁中得颇牧,可但词采专。
草书招赞普,传檄定幽燕。
欲清塞北尘,自许素志坚。
经纶天下手,绘像期凌烟。
异论忽矛盾,去国何翩然。
申伯宣辅相,有时于蕃宣。
帆锦落天东,寒色与江连。
雪意聚忽散,雁字整复偏。
行行采石江,斗酒酹谪仙。
古来文士贵,宠数极异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对好友洪内翰(名不详)的深切思念和对其人品、才华的高度评价。全诗通过描绘洪内翰在官场上的种种表现,以及他在文学、道德方面的成就,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

注释

  1. 送洪内翰知太平府:为洪内翰即将担任太平府知府一事而送别。
  2. 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独传:指洪内翰的文章具有正统的风范,其风格独特且被后世所传颂。
  3. 中绝仅如线,鸾胶真续弦:比喻洪内翰在官场上的正直行为如同修补断了的琴弦般重要,需要像用鸾胶来续接一样。
  4. 自有科举累,吾道几弃捐:指出于科举的压力,许多学者放弃了自己的原则。
  5. 相挻入茫昧,一律争谈玄:形容人们陷入争论之中,只关注玄学。
  6. 谁洗新学肠,少愈自圣颠:指谁能够洗净那些追求新奇学问的心肠,使人们的心性回归到圣人的境界。
  7. 斯文日琢丧,未丧关诸天:认为世俗文化的积累和雕琢已经丧失,但并未完全丧失对天地自然之道的理解。
  8. 上帝实惠顾,为时生此贤:指上天对人间有所眷顾,造就了像洪内翰这样的贤才。
  9. 高文破崖岸,天地发大全:形容洪内翰的文章具有高深的造诣和广阔的视野。
  10. 论事似陆贽,实录如史迁:比喻洪内翰在处理事务时的公正无私,就像唐朝的陆贽和司马迁一样。
  11. 绪馀寄吟咏,直追风雅篇:表示自己对洪内翰的崇敬之情,愿意效仿他的风格进行创作。
  12. 根本于丘轲,道德其渊源:强调洪内翰的道德根基深厚,源自孔子和孟子的传统。
  13. 如奏清庙瑟,三叹遗音存:比喻洪内翰的音乐才能如同奏响在清庙中的瑟曲,让人回味无穷。
  14. 如闻阳春曲,和者奚寡焉:表示洪内翰的音乐作品如同《阳春白雪》,很少有能够与之媲美的人。
  15. 公昔在西掖,丝纶代王言:指洪内翰曾经担任朝廷重臣,代皇帝起草诏书。
  16. 胥吏俱腕脱,思涌惊飞泉:形容官场中的官员们都感到震惊,仿佛泉水从手腕处涌出。
  17. 玉堂久挥翰,夜席屡为前:指洪内翰在玉堂中长时间挥洒着笔墨,成为宴会上的主要人物。
  18. 禁中得颇牧,可但词采专:形容洪内翰在皇宫中的地位显赫,他的词采得到了专宠。
  19. 草书招赞普,传檄定幽燕:指洪内翰以草书的方式向吐蕃皇帝发出劝降的书信,成功平定了幽州的叛乱。
  20. 欲清塞北尘,自许素志坚:表示洪内翰立志要清除北方的战乱烟尘,展现出坚定的决心。
  21. 经纶天下手,绘像期凌烟:比喻洪内翰能够治理好国家,为国家留下美好的历史。
  22. 异论忽矛盾,去国何翩然:表示面对不同的意见时,洪内翰能够从容应对,没有过于慌乱。
  23. 申伯宣辅相,有时于蕃宣:指洪内翰曾经担任过藩国的辅佐大臣,有时还会巡视边疆。
  24. 帆锦落天东,寒色与江连:形容船只驶过天际,与江边的寒色相连接。
  25. 雪意聚忽散,雁字整复偏:比喻天空中飘洒的雪花聚集又散开,大雁飞行的方向时而整齐时而偏离。
  26. 行行采石江,斗酒酹谪仙:指洪内翰在采石江边行走时,用一杯酒祭祀屈原这位古代的贤人。
  27. 古来文士贵,宠数极异恩:表示自古以来文人都是受到重视的,但洪内翰受到的特殊恩宠更是难得。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对好友洪内翰(名不详)的送别之作。全诗通过对洪内翰在官场、文学、道德等方面的成就的描述,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回顾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展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