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竹林下,圆庵最幽僻。
高怀本恬旷,野趣助闲适。
众人奔名徒,浮世萦物役。
岂知庵中乐,道胜心自逸。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茅庵的诗。它通过描绘茅庵的地理位置、环境氛围,以及庵主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句“运司园亭茅庵”描述了庵子的地理位置。这里的“运司”可能是指某个地方官员,而“园亭”则暗示了庵子周围的自然环境。这些词语共同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自然美的画面。

诗句“深深竹林下,圆庵最幽僻”进一步描绘了庵子所处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深深竹林”形象地勾勒出了一片茂密的竹林,给人一种幽静、神秘的感觉;而“圆庵最幽僻”则强调了庵子的地理位置,使其远离喧嚣,成为一处安静的隐居之地。

在第三句中,“高怀本恬旷,野趣助闲适”表达了庵主内心的宁静与豁达。这里的“高怀”指的是高尚的胸怀,而“恬旷”则形容心境平静,超然物外。这种心态使得庵主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第四句“众人奔名徒,浮世萦物役”则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一面。这里的“众人奔名徒”意味着许多人都在追逐名利,而“浮世”则表示世间的繁华与浮躁。这种对比突出了庵主与世俗的不同,也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并非真正的快乐。

最后一句“岂知庵中乐,道胜心自逸”则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这里的“岂知庵中乐”表示人们往往无法理解庵主内心的快乐与满足;而“道胜心自逸”则强调了内心的修行与智慧胜过了外界的诱惑与纷扰。

赏析:整首诗以茅庵为载体,通过对庵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追求。诗中的“深深竹林”、“圆庵最幽僻”等词汇,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神秘感的自然画卷;而“高怀本恬旷,野趣助闲适”等词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