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寒早野阴薄,惨惨黄昏欲雨时。
市远无人与沽酒,地炉松火自烧梨。
【注释】
松阳:今浙江省松阳县,位于浙江西南部。上方山:在县东五十里,有松阳、遂昌两县交界。这首诗写的是在松阳的上方山中隐居的生活。上山居:指居住在山上的茅屋中。五首:这里泛指诗篇中的第一二四六首。寒早:早晨冷清。阴薄:傍晚时分,阳光微弱。惨惨:形容天色昏暗不明,也形容心情凄苦悲伤。欲雨时:天将下雨的时候,天色阴沉,云层厚重。
市远:远离城市集市。沽酒:买酒。地炉:一种用木材制成的火床子,下面生火,上面放置土炕或木炭。自烧梨:自己用火烧梨吃。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隐居松阳上方山期间(公元1074年前后),是其《松阳集》中的一首。全诗通过对松阳山区自然环境和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隐士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情怀。诗前两句写诗人居住的山村环境与季节气候;第三句写山村的宁静与孤寂,无人交往;第四句写诗人独自享受着山林的美景和生活的安宁,而没有世俗的纷扰。
首联“山中寒早野阴薄,惨惨黄昏欲雨时”,描写了诗人所住的山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表现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象的感受和内心的感受。这里的“寒早野阴薄”形象地描绘了山村早晨的寒冷和傍晚时的阴暗,给人一种寂静、冷清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孤独、寂寞的情绪。而“惨惨黄昏欲雨时”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氛,使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助。
颔联“市远无人与沽酒,地炉松火自烧梨”,则是对诗人在山上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里,诗人并没有选择离开山村去追求世俗的欲望,而是选择了在这个偏远的山村中过上清静的生活。他独自享受着山林的美景和生活的安宁。然而,这种生活并不是没有烦恼和压力的,有时也会感到孤独、无助。但即便如此,诗人也没有因此而感到后悔或是抱怨,而是选择了坦然面对并积极应对。
整首诗通过描写山村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不屑。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让人深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