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后山前到已频,更寻残雪过西津。
愚溪愁客今何在,应有猿猱解笑人。
注释:
西津:指诗人曾经游览过的山间小溪。
山后山前到已频,更寻残雪过西津。
山后山前,经过的地方已经很多了,再寻找一次,在西津(地名)寻找那残雪覆盖的溪水。
愚溪愁客今何在,应有猿猱解笑人。
愚溪(地名),诗人曾经游览过的,如今愁苦的人在哪里?应该有猿猴和猴子能嘲笑人。
赏析:
《西津》是一首咏怀诗。诗中通过描绘山中景色,表达自己对故地、旧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山后山前到已频”,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熟悉程度。他走遍了山前山后,已经多次来到这里,但每次来都能感受到不同的美。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热爱和珍惜。
次句“更寻残雪过西津”,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的场景。他继续前行,寻找那残雪覆盖的溪水。这里的“西津”是指诗人曾经游览过的一个地方。诗人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美景,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动。
第三句“愚溪愁客今何在”,表达了诗人对故土、老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在山中行走,心中却想起了那个曾经与他一起欢笑、共度时光的友人。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末句“应有猿猱解笑人”,“猿猱”是一种生活在山林中的动物,它们常常能攀爬陡峭的山峰,跳跃于树木之间。这里用“应有猿猱解笑人”比喻那些能嘲笑人的愚蠢和可笑之处的人。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的不满和愤慨。
整首诗以咏景为主,通过对山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土、故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和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