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治贵不杀,为吏滋顽蔽。
孰谓才不才,跂跂在高位。
诏策暴过恶,行建元侯旆。
冗散坐奸赃,还来咨善地。
世无三年黜,焉得终身废。
遂使贪猾人,昂昂罔知畏。
政治明赏罚,于法不假易。
吁嗟韩冯翊,胡为子孙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他对当时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和担忧。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仁治贵不杀,为吏滋顽蔽:这里“仁治”指的是以仁慈治理国家,而“贵不杀”则强调即使有才能的人也不应该被轻易地杀害或贬谪。这两句表明作者认为即使是在以仁治国的背景下,对于官员的惩处也应公正合理,不应随意杀人。
- 孰谓才不才,跂跂在高位:这两句表达了一种疑问,即人们常常质疑那些没有实际才能却占据高位的人。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这些人的不满和批评,他们只看重权力,而忽视了个人的实际能力和贡献。
- 诏策暴过恶,行建元侯旆:这里“诏策”是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暴过恶”则是公开指责某人的过错。这句话意味着皇帝已经公开了对某些官员的指责,并给予了相应的惩罚。
- 冗散坐奸赃,还来咨善地:这两句描述的是一些官员因为贪污腐败而被罢免,但随后又有机会返回朝廷,寻求更好的职位。这表明这些官员并没有真正反省和改过,只是利用自己的地位谋求利益。
- 世无三年黜,焉得终身废: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即如果在一个朝代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来淘汰那些不能胜任的官员,那么这样的政治体制是无法长久存在的。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官场腐败现象的深深忧虑。
- 遂使贪猾人,昂昂罔知畏:这里的“贪猾人”指的是那些贪婪狡猾的官员,他们因为知道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而变得傲慢自大,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罪行和错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鄙视和失望。
- 政治明赏罚,于法不假易:这句诗强调了法律的重要性和公正性。作者认为只有当政治体制明确、公正,并且能够严格执行赏罚时,社会才会稳定和谐。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法治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 吁嗟韩冯翊,胡为子孙戒:这里“韩冯翊”指的是唐代的一位宰相韩休复,他曾经因为处理政务不当而被贬官。作者在这里借古讽今,提醒后人要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