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山气冷,始知秋序深。
开轩望明月,西岭莽涔涔。
人籁久已息,繁然蟪蛄吟。
缅怀故丘鹤,清唳有馀音。
遥与白云期,岂惮冰雪侵。
人情与物象,邂逅惬幽心。
夜漏渐已长,清风入松林。
逍遥掩蓬户,微凉生衣襟。
诗句释义:
- 夜半山气冷,始知秋序深。
- “夜半”:夜晚的中间时分。
- “山气冷”:感受到山中的凉爽气息。
- “秋序深”:秋天的气候已经很深了。
- 开轩望明月,西岭莽涔涔。
- “开轩”:打开窗户。
- “望明月”:望着明亮的月亮。
- “西岭”:西边的山峰。
- “莽涔涔”:形容山峰上草木茂盛,水汽蒸腾。
- 人籁久已息,繁然蟪蛄吟。
- “人籁”:人类的声音,如说话、唱歌等。
- “繁然”:众多的样子。
- “蟪蛄吟”:蟪蛄(一种昆虫)发出鸣叫声。
- 缅怀故丘鹤,清唳有馀音。
- “缅怀”:思念过去的事物。
- “故丘鹤”:过去的山中鹤。
- “清唳”:鹤的叫声清脆响亮。
- 遥与白云期,岂惮冰雪侵。
- “遥与”:远远地与……相约。
- “白云期”:和天上的白云约定。
- “冰雪侵”:不怕冰雪的侵袭。
- 人情与物象,邂逅惬幽心。
- “人情”:指人类的情感。
- “物象”:自然界的景象。
- “邂逅”:偶然相遇。
- “惬幽心”:使心境感到舒畅。
- 夜漏渐已长,清风入松林。
- “夜漏”:夜里的时钟或计时器。
- “清风”:微风。
- “松林”:森林中生长的松树。
- 逍遥掩蓬户,微凉生衣襟。
“逍遥”:悠闲自在的样子。
“掩蓬户”:遮挡着蓬窗。
“微凉”:轻微的凉意。
译文:
深夜时分,山中的空气格外寒冷,我这才意识到秋天已经来临。于是我推开窗户,望向那轮明亮的月亮,只见西边的山脉上雾气蒸腾。原本喧嚣的世界已经安静下来,只有蟪蛄在叫唤。我怀念起那曾经栖息在山顶上的鹤,它的鸣叫声还回荡在我的耳边。我遥望着天空中的白云,心中与它们约定好,即使面对冰雪的侵袭也不会畏惧。人类的情感和自然界的景象,偶遇之间就能让人的心情变得愉悦和舒畅。夜已深,时间渐渐流逝,清凉的微风轻轻吹进森林里,我感到一丝丝凉意。我悠闲地关上门,只让一缕微风穿过我的蓬帐,凉意顿时弥漫在我的衣服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夜晚独自静坐时,通过观察自然景色而抒发情感的作品。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图景,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山气”、“月”、“西岭”、“蟪蛄”、“白云”、“清风”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