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忆南烹好,今朝放箸空。
短箱倾碎碧,纤指剥轻红。
腰折宜赊死,须长不疗穷。
吴儿方献纳,应与䱥鱼同。
诗解:
- 首联“久忆南烹好,今朝放箸空”,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烹饪美食的长久记忆和现在品尝时的无奈感。南烹指的是南方的烹饪方法或食物,这里的“好”可能是指美味、精致。但如今,作者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健康问题或其他个人原因)无法享用这道佳肴,只能放下筷子,内心充满了遗憾。
- 颔联“短箱倾碎碧,纤指剥轻红”,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美食的渴望和无奈。这里,“短箱”指的是小巧的箱子,可能是用来储存或携带食物的小容器。当食物被倾倒出箱子时,颜色鲜艳的虾仁仿佛散落在碧绿的桌面上,而作者只能用手指轻轻地将它们剥离开来。这个动作既展示了美食的美丽,也暗示了作者对美食的渴望和无奈。
- 颈联“腰折宜赊死,须长不疗穷”,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和无奈。在这里,“腰折”比喻了身体上的疾病或困苦,“赊死”则暗示着死亡的威胁。作者认为,既然自己已经遭受了腰折之苦,那么就应该放弃治疗,等待死亡的到来,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命运的妥协。
- 尾联“吴儿方献纳,应与䱥鱼同”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吴儿”指的是来自吴地的年轻人,他们正在向作者展示自己的美食技艺。而“䱥鱼”则是一种珍贵的海鱼,据说它的肉质鲜美无比。因此,作者认为,虽然自己的生活处境艰难,但是仍然有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愿意为他献上自己的美食技艺,这让他感到欣慰和自豪。同时,他也期待着自己的未来能像这道美味的䱥鱼一样充满希望和机会。
-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食图景。通过对虾的细腻描绘,诗人展现了美食的美丽与诱人之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向往。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经历,使得这首诗具有更深的内涵和感染力。它不仅让人们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