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夕霣庭萱,无复春归寿母门。
修墓已将徵在合,渡江犹喜伯仁存。
早为举案齐眉妇,晚见扶床坐膝孙。
全福了无毫发恨,始知阴德自平反。

秋风一夕霣庭萱

无复春归寿母门

修墓已将徵在合,渡江犹喜伯仁存。

早为举案齐眉妇,晚见扶床坐膝孙。

全福了无毫发恨,始知阴德自平反。

诗句释义与译文

秋风一夕霣庭萱

秋天的风一夜之间吹落庭院中的萱草。

无复春归寿母门

再也没有春天回到母亲(寿)的门。

修墓已将徵在合

修建坟墓已经将徵在的坟墓合并在一起。

渡江犹喜伯仁存

渡过长江仍然喜欢伯仁还在。

早为举案齐眉妇

早年就成为敬爱丈夫的妻子。

晚见扶床坐膝孙

晚年见到扶持着床的孙子孙女。

全福了无毫发恨

完全的幸福没有了任何遗憾。

作品赏析

《广川夫人挽诗二首》描绘了一个家庭中不同成员的生活片段和情感变化,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展现了深厚的家庭伦理和道德观念。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传达了对家庭和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高度赞扬。

评析与写作背景

汪藻是宋代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哲学观点。《广川夫人挽诗二首》作为其作品之一,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美德的重视,也展示了他对个人命运与社会伦理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宋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价值观。汪藻通过这样的文学创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哀思,还传递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力量。

结论

《广川夫人挽诗二首》不仅是一组表达哀悼和怀念的诗歌,也是对家族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深刻反思。汪藻的作品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文化自信和道德追求,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及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