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轩时见白云行,霜入长江万丈清。
逐客今年缘底事,村村箫鼓报秋成。

【注释】

熊使君:指唐代诗人李白。垂和:指诗友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漫兴:随意吟咏,不加拘束地创作诗歌。次答:作答。

【赏析】

此诗是作者应熊使君的邀请所作,以酬唱形式写就。

首句“凭轩时见白云行”,写登高眺望。凭轩,即凭倚窗轩。“云行”,即白云飘荡。这两句说凭倚在轩窗旁时,常看见那飘飘的白云。

第二句“霜入长江万丈清”,写江天景色。长江上霜降,水更清澈。这两句是说,江面上的霜白得发亮,江水也显得十分清澈。

第三四句是作者对熊使君的酬答,意思是说,今年秋天我被逐出长安,来到湖北一带,现在看到这里秋色宜人,听到各处报来秋收的消息,感到十分高兴。这两句是说自己因事被贬,来到湖北后,见到这里秋色美好,听到各处报来丰收的消息,十分高兴。

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意境优美清新,风格自然朴素,不事雕琢。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开头两句写景,先写登高所见:凭轩而望,白云行空,霜满长江,江水万丈;后写所闻:村村箫鼓,传来阵阵秋风。

“熊使君”三句承前而来。“漫兴”本为随意吟咏,不加拘束地创作诗歌之意,这里却用“垂和”二字,表示自己对友人的尊重和谦让。“缘底事”,即“因何事”。这句的意思是:熊使君你为何要这样问呢?“缘底事”,即“因何事”。“逐客”,语出杜甫《秋兴》之“忆昔先随刘豫州”,意谓自己被贬。“因何事”,是诗人自问。

最后两句写所感:“霜入”“秋成”,都写秋色。霜入江水,万顷波光晶莹如镜;秋风送爽,千家万户一片欢腾。“因何事”,是诗人自答:“缘底事。”这两句的意思是:霜降入江水,江面更加澄澈明净;秋风送来阵阵凉意,千家万户喜气洋洋。这两句是说,霜降入江水,江面更加澄澈明净;秋风送来阵阵凉意,千家万户喜气洋洋。“秋”字点明季节,“因何事”三字点明原因,都是抒发自己的感情。

此诗虽无惊人警世之语,但写得平实亲切,情真意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