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多尘事,长怀鸠杖游。
每因门可款,岂为醉相留。
静契竹林胜,幽非草树秋。
公今国耆艾,砥柱屹中流。

【注释】

1.留客亭:指作者的客舍。

2.汩汩:水流声,这里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3.鸠杖游:用鸠形杖来拄地而游。

4.门可款:可以敲门。

5.岂为醉相留:怎么能因为酒醉了就留人呢?

6.静契竹林胜:宁静中能体会竹林之美。

7.砥柱屹中流:砥柱是山名,在黄河中流,这里比喻坚贞不屈。

【赏析】

《和曾几留客亭》是一首酬送之作。酬赠之作往往与被赠者有某种关系,或师生、或朋友、或知遇。这首诗就是酬赠给友人曾几的。曾几,字子寿,江西吉安人,绍兴八年(公元一一三八)进士,官至起居舍人,因反对秦桧议和,被贬为信州教授。诗人对曾几寄予深厚的感情,所以作这首赠答诗。

首联“汩汩多尘事,长怀鸠杖游。”写留客亭的景色。汩汩,水流声。尘事,世俗之事。长怀,长久地怀念。鸠杖,以鸠鸟形状为杖的拐杖。游,出游。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流水声不断,世事纷扰,我长久怀念着出游的乐趣。

颔联“每因门可款,岂为醉相留。”写留客亭的情意。门可款,可以敲门的意思。岂为醉相留,怎么能够因为喝醉了酒而留下来呢?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每次到留客亭去拜访,总是能听到清脆的门铃声,哪有什么要留宿的意思呢?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既表达了自己对留客亭主人的尊敬,也表达了对留客亭主人的感激之情。

颈联“静契竹林胜,幽非草树秋。”写留客亭的环境。静,安静。契,领会、领悟。竹,竹子。胜,美好的地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留客亭环境优美宁静,就像竹林一样;虽然不是草木凋零的深秋时节,但那种幽静的气氛却令人心旷神怡。这句诗通过对留客亭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留客亭的喜爱之情。

尾联“公今国耆艾,砥柱屹中流。”写赠别之意。公,指曾几。国耆艾,国家中的老臣,这里指的是曾几。砥柱屹中流,砥柱山在黄河中流,是屹立不倒的象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如今是国家中年纪最大的老臣,就像砥柱一样屹立在黄河中流,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曾几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留客亭的景色、环境以及赠别之意,展现了诗人与留客亭主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