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和阳春曲,仍操白雪音。
郊寒犹有骨,岛瘦未无心。
云到散时看,月当亏处寻。
可怜持玉尺,终不度金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中“赏析”的具体要求是“分析该诗句的艺术手法”,然后根据要求对诗句进行分析即可。具体到本诗,第一句“谁和阳春曲,仍操白雪音”中的“阳春曲”与“白雪音”都是指代《阳春白雪》,“和”与“操”均表示模仿的意思;第二句“郊寒犹有骨”,“郊寒”即指荒凉寒冷的边塞风光,而“骨”则暗喻作者高洁的品格,这里用“郊寒”来形容作者人格的高洁,同时“犹有骨”也表现了作者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立场的品格;第三句“岛瘦未无心”,“岛瘦”比喻作者身材瘦长,而“无心”则形容他志向远大,不为世俗所动,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抱负的关注;第四句“云到散时看,月当亏处寻”,“云到散时”指云彩散开,“月当亏处”则是指月圆后逐渐缺损,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国家能够像日月一样永葆青春;最后一句“可怜持玉尺,终不度金针”,这里的“玉尺”和“金针”都是比喻,分别指的是衡量事物的尺度和治疗疾病的针具,诗人在这里借以表明自己虽怀壮志但缺乏施展的机会,只能空怀壮志。综上所述,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借助典故寓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答案】
译文:
谁能和唱阳春曲子?仍然演奏白雪清音。
郊野寒冷还有骨头般坚韧的意志,岛上瘦小却无心追求功名利禄。
等到云散月亏的时候再来看风景,可惜手中没有尺子无法量度。
可怜我手持玉尺终究不能用来量金针。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首联点明主题,颔联写景寄情,颈联借景抒情,尾联直抒胸臆。全诗以景物起兴,以景物作结,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