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霅溪风景好,浙西浙东皆弗如。
处处堤边种杨柳,家家门外有芙蕖。
使君远继东坡事,处士端宜耘老居。
闻道香名来一访,白须照水久踌躇。
这首诗是宋代杨万里的《访杨湖州》,全诗如下:
苕溪霅溪风景好,浙西浙东皆弗如。
处处堤边种杨柳,家家门外有芙蕖。
使君远继东坡事,处士端宜耘老居。
闻道香名来一访,白须照水久踌躇。
诗句释义:
- 苕溪霅溪风景好,浙西浙东皆弗如。
- 苕溪霅溪:苕溪、霅溪,指浙江的苕溪和霅溪,是著名的风景区。
- 风景好:形容这些地方的自然景色非常美丽。
- 浙西浙东皆弗如:相比之下,浙西和浙东的其他地方都比不上这里的风景。
- 处处堤边种杨柳,家家门外有芙蕖。
- 处处堤边:描述整个地区,每个地方都有堤岸边种着杨柳树。
- 家家门外:每一个家庭门口都有荷花。
- 芙蕖:荷花的别称,这里特指家门口种植的荷花。
- 使君远继东坡事,处士端宜耘老居。
- 使君:古代对县令的称呼。
- 远继东坡事:意指这位官员能够效仿苏东坡(苏轼)的事迹,继续为官为民。
- 处士:指隐居不仕或未出仕的人。
- 端宜耘老居:这位官员应该像苏东坡一样致力于农耕,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
- 闻道香名来一访,白须照水久踌躇。
- 香名:可能是指某位诗人或文人的名字,因为“香”在这里可能是对文人雅号的隐晦引用,如“香山”等。
- 来一访:表示有人听闻了这个名字,特意来访。
- 白须照水久踌躇:形容这位访客看到水面上的自己的影子时,因感慨而久久驻足,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之情。
赏析:
整首诗通过描绘苕溪霅溪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喜爱和赞美。诗中的“处处堤边种杨柳,家家门外有芙蕖”,不仅展现了当地的自然美景,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而“使君远继东坡事,处士端宜耘老居”则进一步点明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与田园生活的不同追求,以及对于文人雅士精神境界的向往。最后一句“闻道香名来一访,白须照水久踌躇”,则是对那位闻名而来的访客留下深刻印象的描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忘怀的情感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宋代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