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竞尽月精微,自昔谁明造化机。
近作金波千道去,远成玉鉴一团飞。
阳魂满处因乾父,阴魄亏时自巽妃。
笠泽渔舟都不问,醉中倒着绿蓑衣。
中秋月
吟诗竞尽月精微,自昔谁明造化机。
近作金波千道去,远成玉鉴一团飞。
阳魂满处因乾父,阴魄亏时自巽妃。
笠泽渔舟都不问,醉中倒着绿蓑衣。
注释解释:
- 吟诗竞尽月精微:通过诗歌来展现对月亮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 自昔谁明造化机:自古以来,谁能明了天地间的自然法则?
- 近作金波千道去:近处可以看到金色的波光像无数的路一般流淌而去。
- 远成玉鉴一团飞:远处的景象如同玉制的明镜一般,整体上呈现出流动的美。
- 阳魂满处因乾父:阳魂(阳光)充满了整个地方,这可能指太阳。
- 阴魄亏时自巽妃:阴魄(月光)在夜晚亏损时,由象征女性的巽宫补充。
- 笠泽渔舟都不问:笠泽地区的渔船都不再关注捕鱼的事情,沉浸在中秋月色之中。
- 醉中倒着绿蓑衣:在酒醉之中,人们倒挂着绿色的蓑衣,享受着月光的照耀。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创作的《中秋月五首》之一,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象,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沉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