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鳖好在川,鸟兽好在山。
人皆好山水,所好非一端。
君子抱仁智,寓意山水间。
矧乃阳春月,富贵相追攀。
靓装散香风,纤指发清弹。
道旁起深羡,有识独长叹。
我亦共春游,所遇得正观。
可与达者悟,难与昧者谈。

【注释】

鱼鳖:水里的动物。好的:适宜于某种用途的,指适宜于在河川中游弋、栖息。鸟兽:山里的动物。好:适宜于某种用途的,指适宜于在山林中栖居。所:代词,指山水。非:不是,指并非只适宜于山水。一:专一,指并非只是喜好山水。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抱:持守。仁智:仁爱和智慧。喻:比喻,用来比喻。山水间:指山水之间。况:况且。阳春月:春天的阳光明媚时节。靓装散香风:穿着美丽的衣服,散发香气。纤指发清弹:纤细的手指拨动琴弦发出清脆的声音。羡:羡慕。道旁:路旁边。起:出现。深羡:深深的羡慕。长叹:长声叹息。我亦:我也,指诗人自己。共:与……一起。春游:春天郊游或游览。观:观察。得正:得到正确的理解。与:给……以。达者: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通达事理的人。悟:领悟,指懂得。昧者:愚昧无知的人,不明事理的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诗,借对山水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探求,并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之情。全诗四章,每章五句,前二后三,结构匀称。首章写春游赏心悦目,次章写人们爱好不同,第三、四章写君子志存高远,末章写自己的志趣高洁。全篇虽无一字直接抒写“春”字,而处处关合春光,意蕴无穷。诗的开头两句写春日江边、山中的美丽景色,接着指出人们各有不同的爱好,然后说“君子抱仁智”,最后点出自己与达者悟道不同,只能欣赏美景。

这首诗以“春”为题,实际上是借咏春景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感情。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可分为三层。前两章为第一层,写人们各有各的爱好;中间两章为第二层,写君子怀抱大仁大智;末章为第三层,写诗人自己独与天地同乐,不愿为世俗所累。全诗层次井然,脉络清晰,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