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行馆最清虚,按部由兹得柅车。
对竹只宜思穴凤,临流不可见渊鱼。
仇池行馆最清虚,按部由兹得柅车。
对竹只宜思穴凤,临流不可见渊鱼。
【注释】:
仇池:即仇池山。在甘肃成县西北。
行馆:指行旅的住所。
柅车:指用木棍或铁链将车停住。
穴凤:传说中凤凰的巢穴。
渊鱼:深水中的鱼儿。
【赏析】:
《过仇池》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作者途经仇池山,欣赏到了那里的美景,并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首句写行馆之“清”:“仇池行馆最清虚”,点出了诗人此行的主要活动——游览。而“清虚”二字又写出了一个“幽”字。仇池山风光旖旎,人迹罕至,故称“行馆”。一个“最”字,突出了行馆之“清虚”。次句承上启下,说明诗人之所以选择在这里驻足,是因为这里是“按部”的地方。“按部”,即按次序、顺序行进的意思。“由兹”,从这里。“得柅车”——意思是说,从这里停下来。这里,“得柅车”既表现了行程之长,也表现出了诗人在旅途上的从容不迫;同时,“柅车”一词也给人以静谧之感。第三句写“对竹”之“思”:“对竹只宜思穴凤”,是说在对竹林观赏时,人们应该想到的是穴居的凤凰。“穴凤”,典出《列子·汤问》:“凤皇翔于千仞之上,然独畜蛟龙。”穴中凤与洞里龙一样,都是神话中的一种神异动物,它们都生活在幽深的洞穴中。“对竹”本为“对窗”,“窗”,指室内之窗子,也泛指门。此处“对竹”应为“对窗”。因为诗人是在“窗前”看竹林的。“穴凤”是说穴居的凤凰。“只宜”就是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对竹”与“穴凤”相照应,说明诗人在此观赏的是一种幽美的景色。第四句写“临流”之观:“临流不可见渊鱼”,是说站在流水旁边却看不到深水中的鱼类,这是说流水清澈见底,连深水中的鱼都看得见。“临流”、“渊鱼”,都是指水流。“不见”二字表明了流水的澄澈和透明。这一句既写出了仇池山的水质之好,又表现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整首诗以“清虚”“清虚”两字开头,一唱到底,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宁静之美,同时也显示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