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本来平,人多不肯行。
得心无后味,失脚有深坑。
若未通天地,焉能了死生。
向其间一事,须是自诚明。
逍遥吟
吾道本来平,人多不肯行。
得心无后味,失脚有深坑。
若未通天地,焉能了死生。
向其间一事,须是自诚明。
注释:
吾道本来平:我的学说本来就是平淡的。
人多不肯行:很多人不愿意去实行。
得心无后味:得到知识没有后劲。
失脚有深坑:失去方向就会陷入困境。
若未通天地:如果不理解天地的道理。
焉能了死生:又怎么能理解生死的道理。
向其间一事:面对其中的一件事。
须是自诚明:需要是发自内心地真诚明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人对某种学说的理解和实践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追求和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的“吾道”指的是作者认为正确的道理或思想,而“多人不肯行”则反映了这种理论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首句“吾道本来平”,表明作者认为他的学说本身是非常平实和简单的,但现实情况却是人们并不轻易接受。这反映出社会现象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真理往往被曲解或忽视。
接着的几句进一步描述了作者在追求这种学说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实际遭遇。他发现即使理解了这个道理,也难以将其付诸实践,因为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他也体会到一旦失去了正确的指引,就很容易陷入困境,甚至误入歧途。
最后两句则是总结和升华,强调了理解和实践之间的重要关系。如果一个人不能深刻理解天地的道理,那么他在面对生死问题时也将无法找到真正的答案。因此,要实现对生死的理解,必须先从内心深处开始,真诚地去探索和实践。这也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只有真诚地面对自己,才能真正理解并超越生死的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求学经历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与困惑,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读者自身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