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步家园,清风不著钱。
城中得野景,竹下弄飞泉。
自愿无嗟若,何妨养浩然。
却惭天下士,语道未忘筌。

【注释】

《和田大卿见赠》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自己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日日步家园:每天都漫步于自家的庭院中。

清风不著钱:指风轻轻地吹动着树叶,没有打扰到任何事物。

城中得野景:在城市中也能感受到像乡村一样的风景。

竹下弄飞泉:在竹林下欣赏飞泉的景象。

自愿无嗟若:愿意顺其自然,不做过多的修饰。

何妨养浩然:不妨保持高尚的品格。

却惭天下士,语道未忘筌:却感到惭愧,因为我虽然知道语言表达的道理,但并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精髓。

【赏析】

本诗描写诗人与友人同游园中,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表现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情趣的人生态度。全诗意境优美,风格清新,语言简练,是一首很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首句“日日步家园”,直接点明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诗人每日都在这个小园里度过,这里既是他的家,也是他的乐园。这句看似简单的叙述,实际上却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诗人通过“清风不著钱”这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深远的境界。这里的“清风”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更是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精神追求。而“不著钱”则表明了诗人对金钱的淡然处之,他更看重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精神追求正是诗人所追求的人生理想。

“城中得野景,竹下弄飞泉”。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城市中的所见所感。尽管身处繁华的都市之中,诗人却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他看到了飞泉在竹丛中流淌,听到了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的声音,这一切都让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深知自己虽然身处其中,但内心却无法完全融入这个世界。于是他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自愿无嗟若,何妨养浩然。这是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

在这首诗中,诗人还表现出了自己的谦逊态度:“却惭天下士,语道未忘筌”。虽然他明白语言表达的道理,但并没有真正领会其中的精髓。这种自我批评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一面,也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精神形象。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