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可容身,四时长有春。
何尝无美酒,未始绝佳宾。
洞里赏花者,天边泛月人。
相逢应有语,笑我太因循。

【注释】

一室吟:诗人自谓居官时,常在书房内吟诗作文。

一室可容身:指书房可以容纳自己的身心。

四时长有春:一年四季都有春天的气息。

何尝无美酒:哪里没有好酒。

未始绝佳宾:从未断绝过高雅的朋友。

洞里赏花者:指隐居的隐士们。

天边泛月人:指远离尘世的隐士们。

相逢应有语:如果相逢,一定会有话要说。

笑我太因循:嘲笑我不随俗浮沉,守正不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隐者的向往之情。全诗以“吟”为线索,通过写书房、四季、美酒、佳宾、隐士等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首联“一室可容身,四时长有春。”表达了诗人对书房的热爱,他认为书房就像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可以容纳自己的身心。同时,他也看到了书房四季如春的特点,暗示了自己身处官场的艰辛和孤独。

颔联“何尝无美酒,未始绝佳宾。”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美酒和佳宾的渴望。他认为生活中应该有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人陪伴,这是他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种种无奈和疲惫感。

颈联“洞里赏花者,天边泛月人。”描绘了诗人对隐士们的向往。他想象着那些远离尘世的隐士们在洞中欣赏花景,或者在天空中观赏月亮的景象。这既体现了他的清高孤傲,也反映了他对隐士们的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向往。

尾联“相逢应有语,笑我太因循。”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自己过于守旧的自嘲。他认为与朋友相逢时,应该畅所欲言,不应该因为守旧而沉默不语。这种自我调侃的言辞,既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揭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我反省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书房、四季、美酒、佳宾、隐士等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隐者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同时,他也表现出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自我反省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