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皎于日,发出为忠辞。
方寸已尽破,独夫犹不知。
高坟临大道,老木无柔枝。
千古存遗像,翻为谄子嗤。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具体的要求。首先要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题眼分析作答,最后写出自己的观点。“精诚皎于日”意为:忠诚之心光明如日;“发出为忠辞”意为:发出为国尽忠的言辞;“方寸已尽破”意为:内心已经彻底破碎;“独夫犹不知”意为:奸贼尚且不知晓(我);“高坟临大道,老木无柔枝”意为:高高的坟墓面对着宽阔的大道,古老的树木没有柔软的枝叶;“千古存遗像,翻为谄子嗤”意为:千百年来还留有我的画像,反成为谄媚小人的笑柄。
【答案】
译文:忠心耿耿,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光明磊落,忠心耿耿,光明磊落。
注释:“精诚”、“忠辞”:形容作者忠于国家的决心;“方寸”:比喻内心,这里指忠心耿耿;“独夫”:指奸臣;“高坟”:坟墓高耸;“大道”“老木”:指道路宽敞、树木苍老;“谄子”:奸臣;“嗤”,讥笑;“千古”指很久以后,千年以后。赏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七言绝句。诗人以比干自喻,表明了他对奸臣的强烈不满和对奸臣的蔑视。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忠诚正直、不屈不挠的高尚品质和坚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