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如善得终为美,事到巧图安有公。
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灾殃秋叶霜前坠,富贵春华雨后红。
造化分明人莫会,枯荣消得几何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室》。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安乐窝中自贻
注释:在安逸舒适的窝里自己给自己留下隐患。
赏析:这里的“安”字用得极妙,既表明了生活的舒适,又暗合下文的“自贻”。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生活智慧:过于安逸的生活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所以要学会适度地享受,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
物如善得终为美,事到巧图安有公?
注释:事物如果能够善始善终,最终都会变得美好;事情如果能够巧妙谋划,那么就没有不公之处。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善始善终”和“巧妙谋划”的重要性。无论是处理事务还是对待生活,都需要把握好开始和结尾,同时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这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保持事物的公正和公平。
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注释:不在世界的风波中挣扎,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心灵受到冰寒与炭热的煎熬。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只要不参与世间的纷争和争斗,就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伤害。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动摇,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灾殃秋叶霜前坠,富贵春华雨后红。
注释:就像秋天的树叶经不住霜冻而坠落,富贵之人在春日的繁华过后也会迎来衰败。
赏析:这句话以自然界的现象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秋风中的落叶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和衰败,而春日盛开的花朵则预示着繁荣和兴盛的终结。这种对比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多变,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时光,把握当下的机会。
造化分明人莫会,枯荣消得几何功?
注释:大自然的变化是明明白白的,人类却难以捉摸。事物从盛转衰,变化无常,能有多大的成就呢?
赏析:这句话再次强调了自然法则的不可预测性和人类的无力感。尽管人类可以努力改变事物的发展进程,但大自然自有其规律和节奏,无法完全掌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认识和感慨。诗人认为,即使努力想要抓住机遇或者改变局面,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因为一切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