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事多今不见,兴亡时去止堪哀。
请观今日长安道,抵暮行人犹往来。
【注释】
- 感事:有感而发。
- 天津:古郡名,在今河北省天津市境内,这里借指京城。
- 今不见:现在看不见。
- 兴亡:兴起和衰败。
- 时去:时光流逝。
- 止:语助词。
- 抵暮:傍晚。
- 行人:来往的客人、过客。
【赏析】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这是一首咏叹时事的诗作,通过描写长安街头的行人来抒发作者对朝廷政治腐败和百姓流离失所的感慨。全诗以“感事”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和人民疾苦的关注与忧虑。
首句“宠辱事多今不见”,诗人感慨于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兴衰变迁,感叹自己身受荣宠和遭受屈辱的事情都看不到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治的失望和无奈。
“兴亡时去止堪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国家兴衰交替的悲哀景象。这里的“止”指的是停止或结束的意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哀叹。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
最后两句“请观今日长安道,抵暮行人犹往来”,诗人描述了长安街头的景象。尽管国家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但是人们仍然来往如常,仿佛一切都未曾改变。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国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不满和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京城街头行人的描绘,巧妙地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使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