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堤杨柳轻风里,隔水楼台细雨中。
酒放半醺重九后,此时情味更无穷。

【注释】

天津:地名,今属河北。

感事:感慨时事,这里指诗人的身世遭遇。

二十六首:指《重九登高》、《秋日登岳阳楼望君山》、《和裴迪登蜀州离堆寄张旭》、《送友人游塞北》、《宿太原夜饮》五首诗。

“绕”:指杨柳环绕着堤岸。

“隔水”:指隔着水流的楼台。

“细雨中”:指雨丝纷纷。

“酒”:指诗人所喝的酒。

“半酣”:指饮酒微醉。

“重九”:《重九》是重阳节的别名。古人在九月九日这天饮菊花酒,以驱邪气,求长寿。

“此时”:指此刻。

“情味”:指感情的意蕴和韵味。

“无穷”:无限。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之作,作于大历年间(公元766年前后)。当时安史之乱已平,诗人在京城长安过着优裕的生活。这首诗是借咏柳、登楼、赋菊等题材,抒发自己对国事的担忧以及内心的悲愁苦闷之情。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深致,耐人寻味。

第一句写诗人登上高楼远眺,只见杨柳环绕着堤岸,细雨洒落在楼台之上。杨柳依依,细雨霏霏,一派清新宁静的景象。第二句则写诗人举杯独酌,酒意微醺之际,想起了重阳佳节,不禁感慨万千。此时,他的心情更加沉重,对国家的命运充满了忧虑。第三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之情。他认为自己的酒意已经微醺,应该再喝一杯酒,以寄托自己对国家的忧虑之情。最后一句则是诗人的总结和升华,他认为此时的感情和意境已经达到了无穷无尽的境界。这首诗通过咏柳、登楼、赋菊等题材,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它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描绘能力,也展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