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不向此中寻洞府,更于何处觅藏花。
【注释】
上寺:指灵隐寺。
休尘境:不入世俗的尘世。
真境:超脱俗世的境界。
僧家:和尚,即出家人。俗家:凡人。
洞府:仙人居住的地方。
藏花:佛教语,指佛经中的“妙法莲华经”等重要经典。此处借指佛教的经典。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灵隐寺的一次游览所感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境界的追求。
首句“能休尘境为真境”,意为如果能脱离俗世的尘埃世界进入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那就是真正的境界了。诗人认为,只有超脱尘世,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境界。
次句“未了僧家是俗家”则是诗人在游历寺庙时的一种感受。他发现,虽然自己已经远离了尘世的纷扰,但仍然无法完全摆脱俗世的影响。这种感受使他意识到,即使是出家为僧,也依然是一种俗世的存在。因此,诗人感叹自己还是一个俗人,没有完全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第三句“不向此中寻洞府,更于何处觅藏花”是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境界的进一步思考。他认为,既然自己已经身处俗世之中,那么就不应该再去寻找那些虚无缥缈的洞府和藏花。因为这些地方都只是外在的装饰,并不能真正帮助人们实现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因此,他主张应该脚踏实地地生活,而不是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隐寺的景色和自己的游历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境界的追求。他通过对比尘世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以及出家与俗世的关系,展现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境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