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学道则务本,小人见利则忘生。
务本则非礼不动,见利则非贿不行。
【解析】
此首题干要求考生对诗歌进行逐句的翻译,并结合注释进行赏析。
“君子学道则务本,小人见利则忘生。”这是说君子学习道德时专心致志;做坏事时,就忘记了生命的价值。“务本”即专心致力,“忘生”,即忘记生命的价值。
“务本则非礼不动,见利则非贿不行。”这里强调,如果一心致力于根本,那么任何不合于礼仪的事情都不去做;如果看到好处就动心,那么任何不合乎送礼行贿的场合都不去参加。“非礼不动”“非贿不行”,是说一切违背礼仪、不合于送礼行贿的行为都不做。
“诗以道志,歌以咏言。”“诗”与“歌”合在一起,就是《诗经》和《楚辞》。《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则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所作诗歌的总称。
《诗经》中的《国风》,主要是周南、召南等十五个地区的民歌,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这些诗歌中有许多篇章描写了劳动人民在艰苦环境中的劳动生活,如《硕鼠》、《鸱鸮》、《伐檀》等。这些诗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所作的诗。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的苦难日益加剧,人民对统治者的怨恨情绪日益增长。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有《离骚》、《天问》、《九歌》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它通过诗人的自诉,抒写他内心复杂的矛盾和痛苦,表现他坚持原则、宁死不屈的精神。全诗共有2470字,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篇之一。
【答案】
译文:
君子学习道义就会专心致力,为求利益而忘了自己的性命。专心致力就不敢违反礼仪,见到好处就不敢违抗君主的命令。
注释:《诗经》:“国风”指各地的歌谣,“小雅”、“大雅”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雅乐歌曲。“楚辞”指屈原及宋玉、景差等人的作品,属汉魏六朝的辞赋。“国风”与“小雅”、“大雅”“楚辞”统称为“诗”。“国风”与“小雅”、“大雅”“楚辞”合称为“诗三百”。《诗经》共311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国风》,包括160篇。“雅”分《大雅》《小雅》,共50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共40篇。“风”取其声调韵律,“雅”取其音律和谐,“颂”取其节奏鲜明。“国风”与“小雅”“大雅”合称“三颂”。“风”又分为“周南”“召南”两部分。“周南”是西周的南方之音,多是民歌。《召南》是西周的召伯所居地区的歌曲,多为宫廷音乐,多是贵族的作品。“大雅”是西周的雅乐,是宗庙祭祀时的乐章。“小雅”是周王畿内诸侯国的音乐,内容较为严肃。“颂”是宗庙祭祀时的乐章,歌颂祖先的功德。“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是战国时代楚国人屈原创作的。屈原在楚怀王时曾任左徒等职,主张联齐抗秦,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等在楚怀王面前诬陷诽谤。楚怀王疏远了他,他被流放后写下许多忧愤之辞寄给长沙的同僚,被扣留在沅湘之间,三年不得回归故土。后来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城,屈原更是感到国家前途未卜,自己报国有门却无处进献,于是写下了《离骚》、《天问》、《九章》等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