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伏兵称有法,庞涓钻火一何愚。
兵家诡诈尽如此,利害今人自不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相关诗句的意思,并结合选项提出自己的观点。孙膑、庞涓: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齐国乐毅之后,与庞涓同师于鬼谷子。后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把他骗到魏国,挖去膝盖骨,使不能行走;后来孙膑又逃到齐国,受到齐威王的重用,他为齐军设计了“围魏救赵”之计,大败魏军。孙膑因被庞涓所害,所以称兵家有诡诈者,如孙膑与庞涓之辈。钻火:古代一种冶炼金属的方法。比喻钻研学习。
【答案】
译文
孙膑伏兵称有法,庞涓钻火一何愚。
兵家诡诈尽如此,利害今人自不殊。
注释
孙膑:即孙子,齐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庞涓:即庞籍,是孙膑的同学,也是魏国的著名将领。
伏兵:指隐蔽地埋伏军队。
钻火:指冶炼时把铁放在火里烧。
一何愚:多么愚昧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针对历史上孙膑和庞涓两个军事家的故事写的,通过对比他们的智愚来表达作者对于军事斗争的看法。孙膑和庞涓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们曾经有过一段激烈的较量。孙膑在与庞涓的较量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而奠定了他在军事史上的地位。而庞涓却因此而终生抱恨,郁郁而死。诗中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孙膑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庞涓的鄙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