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忆去年初夏时,与尔同听杜鹃啼。
杜鹃今年又复至,还是去年初夏时。
禽鸟亦知人意切,一声未绝一声悲。
肠随此声既已断,魂逐此禽何处飞。

【注释】

①去:离开,指逝去。②初夏时:指去年初夏时节,那时作者和弟弟一同在野外聆听杜鹃啼鸣。③禽鸟亦知人意切:鸟禽也知道人的哀痛之情。④一声未绝一声悲:杜鹃的啼叫声还未断绝,就又传来一声悲哀的鸣叫。⑤肠随此声既已断,魂逐此禽何处飞:人的哀思与肠断已经随着杜鹃的鸣叫声而断绝,而魂灵也随之追逐着这只鸟儿,不知该飞往何方。

【赏析】

《听蜀父老谈唱条豁》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杜鹃鸟的哀鸣为媒介,表达了他对死去的弟弟的思念之情。这首诗通过咏叹鹃儿的哀鸣,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哀思。

首句“尝忆去年初夏时”,回忆起去年春天,自己和弟弟一同聆听杜鹃的啼鸣。这里,诗人用“尝忆”一词,表明自己对这次经历记忆犹新,情感深厚。接着,诗人以“与尔同听杜鹃啼”一句,表达了与弟弟共同聆听杜鹃啼鸣的情景。这里的“尔”字,既是对弟弟的称呼,也暗含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情厚意。同时,“同”字也强调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二句“杜鹃今年又复至”,则是指现在杜鹃又在这一年的春天回来了。这里的“复”字,表示事情的再次发生,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反而陷入了深深的悲伤之中。他想到的是:“还是去年初夏时”。这句诗中,诗人将去年与今年进行了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自己对弟弟的思念之深。

接下来的句子中,“禽鸟亦知人意切”,则是指鸟禽也能理解人的哀痛之情。这里的“亦”字,表示鸟禽也有感情,能体会到人的痛苦。同时,“知”字也强调了鸟禽与人类之间的情感交流。然而,尽管鸟禽能够理解人的情感,但鸟儿的哀鸣却无法真正传达出人类内心的痛苦。因此,诗人不禁发出了感叹:“一声未绝一声悲。”这句诗中,诗人用“一声未绝一声悲”来形容鸟禽的哀鸣声不断回荡,仿佛在表达着人类内心无尽的悲伤。

最后两句“肠随此声既已断,魂逐此禽何处飞”,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绝望和无助。他的哀思与肠断已经随着杜鹃的啼叫声而断绝,而魂灵也随之追逐着这只鸟儿,不知道该飞往何方。这里的“断”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绝望。同时,“何处飞”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心中的迷茫和无助之情。总之,这首诗以杜鹃的哀鸣为媒介,通过咏叹鹃儿的啼鸣,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哀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