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帛一种物,所用固不常。
聘则谓之币,赆则谓之将。
贸则谓之货,积则谓之藏。
赂则谓之贿,窃则谓之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时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理解。
“金帛一种物,所用固不常。”意思是:金、帛是一类东西,但它所适用的范围是固定的。
“聘则谓之币,赆则谓之将。”意思是:赠送时称为礼物,赠送他人出远门时称为饯行。
“贸则谓之货,积则谓之藏。”意思是:贸易时就称为商品,积累起来就称为贮藏。
“赂则谓之贿,窃则谓之赃。”意思是:贿赂时叫做贿赂,窃取财物时叫做盗窃。
【答案】
译文:
金、帛是一类东西,但它所适用的范围是固定的。赠送时称为礼物,赠送他人出远门时称为饯行;贸易时就称为商品,积累起来就称为贮藏;贿赂时叫做贿赂,窃取财物时叫做盗窃。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前两句总说“物”与“用”,后两句则分说四种不同的情况。全诗以物喻义,说明金、帛等物品虽然用途广泛,但因场合和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和用途。
首句点明“金、帛”即“物”。“物”者,事物也。金、帛乃世间常见的物品,所以诗人开篇就说:“金、帛一种物”。这一句是全诗的起句,它引出了下文所说的“用”。
第二句紧承首句,说“所用固不常”。“用”指使用、应用。这里强调了“物”的用途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一概而论。
第三句进一步展开论述。这里列举了四个不同的场合:“聘则谓之币”“赆则谓之将”“贸则谓之货”“积则谓之藏”。这四个场景分别对应着四种不同的用法:一是作为赠礼,二是作为饯别,三是作为交易,四是作为贮藏。这四句话都采用了“则”字句式,使句子简洁有力。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收结。这里又列举了两个例子:“赂则谓之贿”和“窃则谓之赃”。这两个例子都采用了“则”字句式,使句子更加凝练,且更具有深刻的道理。
此诗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首二句为总说,提出中心论点;三、四两句为分说,举出四种典型事例加以论证。这种结构形式既符合逻辑推理的要求,又便于读者把握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