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未萌于心,言未出诸口。
神莫得而窥,人莫得而咎。
君子贵慎独,上不愧屋漏。
人神亦吾心,口自处其后。
【解析】
题干中“意未萌于心”“言未出诸口”是说君子要慎独(独自面对,指不为人知),“神莫得而窥”意思是没有鬼神能够窥探到他的内心世界。“人莫得而咎”意思是别人无法责备(指责)。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无人知晓的场合,君子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君子贵慎独”“上不愧屋漏”意思是君子以慎独为贵,不在人前,不在人后,不在人前人后都应如此,这样就能“上不愧屋漏”。这两句的意思是:君子以慎独为贵,不在人前,不在人后,不在人前人后都应如此,这样才能无愧于神明,无愧于天地。“人神亦吾心”意思是人心就是神心。“口自处其后”,意思是自己的嘴巴应该放在心里。
【答案】
译文:在无人知晓的时候,我也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我也没有做过对不起神灵的事情。
注释:“意未萌于心”:内心没有生出不良的想法。“言未出诸口”:没有把话语说出来。
赏析:诗人以“意未萌于心”“言未出诸口”起首,强调“慎独”的重要性。慎独即慎其独,指的是一个人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也要保持内心的纯洁,不做有悖道义的事。诗人认为,一个人只有做到在无人知晓的场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做到“上不愧屋漏”,无愧于天地。“人神亦吾心”,诗人认为,一个人的内心就是神灵之心,所以,一个人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言行,不可违背内心的良知良能。“口自处其后”,诗人认为自己的言语要始终放在心中,不要随便出口,以免做出有损自身名誉的事情。